两亿剃须刀 卖给全世界
从裁缝店学徒到办服装加工厂,从小商贩到制造商,最终成功转型为一个把“铅山制造”销往世界的商界精英,江西省胡一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水洲历尽了创业路上的艰辛和磨难,用坚持不懈、诚实守信叩开了成功之门,把2亿把剃须刀打进了国际市场。
胡水洲是铅山人。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1993年,年仅15岁的他远赴山西学习裁缝手艺,挣钱补贴家用。2000年,胡水洲应亲戚邀请,怀揣8000元钱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摆摊代卖剃须刀。每一笔生意,他都自己送货。不管路多远、楼多高,他都自己一件一件地送、一箱一箱地扛。代卖产品的利润并不高,胡水洲便把别人的半成品采购过来,自己组装包装。
不久,一位朋友转行,将剃须刀加工厂出售,胡水洲盘下设备,请了个师傅来搞生产,自己按市场要求边学边改进。由于产品质量有保证,销路也渐渐打开。胡水洲开始扩大生产,多租了几千平方米的厂房,增加了设备,聘请了员工。2002年9月,义乌市打造现代化国际商贸城,胡水洲的剃须刀也由国内交易向国际贸易转型。为了打开国际市场,胡水洲夫妇带着样品和名片,在义乌每个有老外的宾馆逐层、逐个地发展新客户,千辛万苦打开了国外的市场。
成功的道路总是曲折的。2003年胡水洲接了一个600万元的大客户订单。等他贷款做完订单后,对方公司却跑路了,他欠了一屁股债。胡水洲咬牙解散公司,把部分设备卖掉,筹集资金还清了债务。随后,夫妻俩逐一推销积压的产品,回收资金,重新再来。 2005年,胡水洲创办了自己的品牌“胡一刀”,产品一问世便广受好评,逐渐占领了市场。2012年,胡水洲返乡在铅山工业园区投资创建江西省胡一刀实业有限公司。这些年来,他投入6000万新建占地40亩新厂区,生产车间一万多平米,员工总数已达到400余人,并引进国内最先进的专业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和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2015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英文品牌“PearlMax”通过国际注册商标。目前,他公司生产的剃须刀源源不断地打进国际市场,在不到5年时间内,向美国、伊朗、印度等60多个国家出口剃须刀2亿多把,将出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我没有理由不为家乡的建设出力。”如今,胡水洲将生产基地搬到铅山。他还积极建设扶贫车间,引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徐叶茂)
- 上一篇:晶科能源:新时代 新荣誉 新动能
- 下一篇:“高精尖”项目缘何“扎堆”落户万年
- 01-18·铅山2亿把剃须刀出口国际市场
- 01-15·铅山2亿把剃须刀打进国际市场
- 04-17·新岗山镇一投入近两亿项目开工建设
上饶之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上饶之窗”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上饶之窗所有。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上饶之窗”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上饶之窗”,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上饶之窗网站联系。